一刊墨香十五載 深耕行業齊共勉
時光如白駒過隙,彈指間《中國物業管理》雜志這位老朋友迎來了15周歲生日。時光總會在不經意間把我們帶到一個時空,回首起與他的相識相知,心中會揚起一份感動,涌起一股暖流。作為一本行業期刊,《中國物業管理》雜志是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自己的輿論宣傳陣地,是行業信息交流的平臺,是企業展示自我形象的舞臺,她承載著這個行業太多的期待與夢想。
我與雜志共成長
從2009年開始,成都金房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房物業”)作為《中國物業管理》雜志的協辦單位,一直與雜志共成長。作為協辦單位,我們每年堅持參與雜志社相關的工作,履行協辦單位的職責和義務,積極參加雜志社每期的約稿,幾年下來發表了20多篇文章,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一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比如《“200萬m2”的堅守》、《當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成都金房物業5·12回顧》、《鐵肩擔道義,物業競風流》和《金房物業公益》系列報道;二是關于物業服務費的調價機制的,發表的文章有《立足服務走出調價困難》;三是以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如何提高服務品質為主題的,發表的文章有《成都金房:上山下山,三保一促》、《關于品質服務與構建幸福的思考》、《屋舍儼然,怡然自樂——記農民集中安置區“龍錦雅苑”業主的幸福感》、《做業主的守護者》、《成都金房物業——以德育企,德行天下》;四是以行業為主題的,發表的相關文章有《行業的“ 望者”》、《我,是一個行者》、《我與物業結緣》、《物業人的職業品味》、《對物業管理改革發展的幾點思考》、《行業好企業才能好》、《互聯網時代中小型物業企業發展路徑》。此外,每年雜志社主辦的年會活動,我都會積極參加,與行業同仁們交流探討,并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期待。作為協辦單位,應該發揮協辦單位的作用,積極支持、關愛、呵護我們自己的刊物,促進她更有可讀性、針對性,并喜歡她,愛上她。
我不僅是一名讀者,也是雜志社的忠實粉絲,做到每期都在認真閱讀,尤其是每期的卷首語更是必讀文章,一個行業發展的走向需要有一個強音,起到引領和召喚的作用,“卷首語”正是承載和履行著這樣的使命。我每次認真學習之后還會反復思考,不僅對把握行業發展發展方向和當前的熱點問題有了非常清楚地認識和了解,還能享受閱讀好文章帶來的愉悅心情。
翻閱雜志的卷首語,可以從中感受到它對行業發展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的引領作用。她客觀上記錄了行業的成長,深刻分析行業遇到的重大問題,每一篇都值得我們認真研讀,比如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前任會長謝家瑾女士寫的《貫徹落實<物業管理條例>任重道遠》、《正確認識和把握<物權法>的有關精神》、《和而不同,努力實現社區建設與物業管理良性推動》等文章,現任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先生撰寫的卷首語《用改革精神推動協會工作更上一層樓》、《把握時代機遇,推動物業管理轉型發展》、《提升行業服務水平需要標準化助力》、《匯聚行業媒體力量,傳播行業時代聲音》等文章,無一不是在關鍵時刻,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卷首語”的很多文章與企業建設有關,如謝家瑾女士的《我看好完全改制后的民營物業管理企業》、《談物業管理的精細化》、《始于戰略、行于管理、成于品質》、《關于對物業管理集成商的思考》等文章,沈建忠會長的《物業服務需要更多“工匠精神”》、《擁抱互聯網+迎接行業“黃金十年”》、《熱議中的思考——關于物業服務價格松綁的幾點看法》等文章,不論你的企業發展到什么階段,你的企業服務的物業屬于哪種類型,都可以從中獲得啟迪,收到裨益。
人們常說,一個好的職業從業者,應該有兩個朋友:一個是專業上的朋友,一個是精神上的朋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職業人生,應該有一個專業與心靈的導師,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幫助我們成長壯大,《中國物業管理》雜志的“卷首語”正是這樣一個好朋友、好老師。
對雜志未來的期許
關于宣傳主題,建議雜志社在宣傳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還希望雜志社對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實力比較弱的企業多一點行業層面的指導,因為這些企業是這個行業的基礎,百分之八十的中小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才是行業最終發展的保障,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中小型企業發展是今年行業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前不久在武漢召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研討會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雜志社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雜志社今后多開展一點針對中小企業提升的主題活動,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
關于商業模式,比如在新時期對商業模式的探討,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應該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也要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但在大部分的企業還不滿足上市條件的時候,我們應該鼓勵這些企業能夠兼并,能夠整合,能夠優化,進行集團化運作,然后施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這樣在行業中就會有更多做大做強的企業,更具有代表性,來推動行業的發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雜志社在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為行業發展的窗口,也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引領行業穩扎穩打加快發展。
我們期望雜志能緊扣行業發展各個時期的主題,或者是順應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有針對性的繼續保持現在這種宣傳模式,一要講寬度,二要講深度,還要講高度。比如今年的營改增問題,就需要多增加點兒這方面的內容。還有就是要培訓后繼人才,我覺得整個行業的發展,說到底是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那么作為行業的一個窗口,在技術層面,在培養層面,我們希望在前沿的知識,前沿的技術,前沿的管理模式方面能夠給行業更多的啟示,在行業發展的方向上起到指導作用。另外可多做一些培訓、論壇、講座、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來促進行業整體的提升。近兩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行業舉辦了很多這方面的活動,如“品質住宅物業管理發展論壇”、“首屆醫院物業管理創新發展論壇”、“首屆高校物業管理發展論壇”等,論壇分類越來越具有針對性,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具有較高層次,很好地推進行業管理與服務水平的提高。再比如關于創新,雜志在辦刊過程中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創新的呢?比如能否以某一個物業類型為一期,或者針對哪一個崗位層面做一期,對企業經營模式、股權模式、股改模式做一期,針對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做一期等,諸如此類的內容, 我認為都是可以探討的,只要是喜聞樂見的內容、喜聞樂見的文章、喜聞樂見的方式和方法,我認為都是可以去嘗試的。
雜志社的同仁們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從創刊至今,每一期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心血,在中物協的指導下,長年累月奔波在全國各個城市,他們很辛苦,也很值得尊敬,我想借這個機會表達我的心意:希望大家能夠保重身體,注意健康,加強勞逸結合,既要把工作做好,同時也要有一個快樂的工作方法,能夠適應這種緊張的工作節奏,在此預祝我們雜志社的同仁們身體健康,工作愉快!
作者系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成都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成都金房物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來源:《中國物業管理》雜志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