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濤先生 談品質讀書
關于讀書內容和選書
我讀書的內容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管理類, 第二部分屬于人文類、國學等,第三部分屬于物業管理專業類。
首先介紹一下如何選擇購買專業方面的書,作為物業管理的專業,分為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純理論性的,一個方面是純實操性的。如果買實操類的書,推薦購買行業中老總或長期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的人寫的書,它的操作性、落地性更強一些;如果想買理論方面的書,就要找學院派的——在學校從事理論工作的,這類人寫的書就比較好;還有一類是屬于政務類的書,它包括了政策、法規和實操,這類書要選政府工作人員寫的,如果是務實和法律操作方面的書,那么律師寫的要好一些,這是關于作者。還有就是關于出版社,我個人傾向于選擇比較具有權威的出版社,比如商務印書館、三聯出版社、建筑出版社等,這些出版社的書籍質量有一定的保證。再有就是關于出版時間,歷史文化哲學類的除外,若是關于政策、社會熱點問題的,出版時間應該離購書時間越近越好。
關于讀書方法
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和實際需要,來選擇自己所需的相關書籍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的讀書方法可簡單概括為三點:第一,精讀與泛讀。要讀的書很多,但要每本書都做到精讀不太可能,我的方法是把序言或者前言部分多看幾遍,這樣能把全書的主題思想做一個精準的把握。此外,我還會反復看他的目錄、章節,我會研究和對比,假如我寫這本書,我會從哪個角度寫,而作者為什么會從這個角度寫,它的優勢在哪里,這樣會對全書內容的把握有很大好處。然后還分析章節。每個章節里都有經典語言或關鍵詞,或者是主導思想,這些內容對通過作者的思想把握全書的大概有指導意義;第二,記筆記。我個人看書還有個特點,即所謂的“不動筆墨不讀書”,有些新詞和有些不能理解的詞,或者有些比較好的詞句,我都會把它記下來,如果自己有體會還會把體會標在旁邊,這樣對于提高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好處。第
三,間斷讀書。有的書不適合一口氣讀完,比如理論性比較強的書,要理解的知識點多,需要一點一點消化,這種書我不會一次性讀完,而是會分開讀,這樣可以起到溫故知新的效果。我不贊成囫圇吞棗的讀書,尤其三五天突擊讀完一本書,最后啥都不知道,這種效果不是很好。如果還有必要衍生和延續閱讀呢,我認為可以看看書后面的后記、參考文獻,對自己延伸閱讀和再提高閱讀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于讀書時間
我認為主要是堅持,現在的社會工作生活壓力下,確實很難有專門集中的一段時間學習,但是我還是堅持每天讀書一小時,每天無論多晚休息,在睡前都要讀一小時書,到現在養成了只要不讀書晚上就睡不著覺的習慣。再有便是利用閑暇時間,比如在火車上、候機時、飛機上,都會隨身帶著一本書,利用這些碎片的時間來閱讀。時間長了就會發現,這些碎片化的時間能讀很多書,而于我個人而言,很多難讀的書我也都是在候機室、飛機上讀完的,因為那段時間什么都不能干,可以專心讀書,而且效果特別好。
另外,還可以多說一句,我不太喜歡讀電子書,主要原因是讀紙質書習慣了,讀電子書對眼睛不好,看的時間長了會很不舒服,還有書香的味道很讓人留戀。有時在火車、動車、飛機上時也會偶爾讀一下電子書,比如網易公開課和下載一些電子讀物,但這些都很少。
當然,各人有各自的讀書方法,在此僅通過這些年的實踐和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感悟,書庫博大深邃,要徜徉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最后,“開卷有益、品質閱讀、豐富人生”十二字與大家共享。
編輯:徐潔
推薦書目《德意志之在》
在閱讀了大量的管理學書籍、國學方面的書籍之后,最近在讀一部有關于德國方面的著作。
起因非常簡單,去年在德國參觀學習時,感受到了德國人做事細致嚴謹,熱愛學習的精神,在德國期間的所見所聞讓我對該國的歷史、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原因十分好奇,且當下國人都熱愛買德國制造的東西,凡是印有“德國制造”的商品仿佛就是品質的保證,為什么人家的東西做的這么好?我想要對德意志這個民族一探究竟,于是選擇了這部《德意志之在》,讀完可謂酣暢淋漓。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德國的人文歷史或者去東歐旅行的朋友,這套《德意志之在》是不錯的選擇。如今國人都熱衷于出國旅游,出發前讀完一本這樣的書,對本地的人文歷史有所了解,帶著期待的心情出發會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本套書分上下兩冊,全書以作者游歷的德國城市為結構框架,以講故事的方式懷想每一個與城市有關的德意志民族優秀人物,內容涉及德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從空間和時間全面描述了德意志之“在”,評述了德意志之所以為德意志的民族文化性格。真可謂是做到了探根尋底。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歷經30余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心時代”,如何提升服務品質,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如何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等等都是當下所面臨的問題。讀完本套書,我想對于讀者的思想定會有所啟發,有所感悟,它對于當下浮躁的人心是一種映照,德國人對民族文化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德國人的職業精神,做事嚴謹的態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反觀自身,中華文明五千年,悠久燦爛,而長期以來我們在管理中,一直都在向西方學,但不是適合別人的就適合自己,每個民族的心理特征都不一樣,西方的管理科學未必能都適合東方人,而東方的管理哲學,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當是應該好好研究的。試想,如果能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物業管理中發揚光大,定是欣喜榮耀之事。